夜已深,窗外的街聲只剩機車遠遠掃過的尾音。二樓臥室里,林筱茵半趴在床上,手里的手機還亮著,社群平臺一則則滑過:貓咪穿夏威夷襯衫的短片、夜市的美食介紹、有人分享種蘭花的心得。她看著看著,心情像飄在一條緩慢的河上,既沒有要靠岸,也不著急往前。
yAn臺的拉門沒有完全闔上,半扇縫隙透進一塊柔h的光。袖珍椰子的葉影在墻上鋪成一朵散開的掌心,安安靜靜,一切都很尋常——直到有一片葉子,輕輕晃了晃。
沒有風。沒有空調出風口直對。那片葉子卻像被誰用手指g了一下,先是往下沉,接著回彈,再細微地擺動兩下,像在向某個方向示意「我在這里」。
「咦?」筱茵坐起身,忍不住笑了一下——不是害怕的笑,而是像發現生活里的一枚彩蛋。她把鏡頭拉近對準那片葉子,按下錄影。畫面里,葉脈一條條清晰,表面泛著淡淡的光,晃動的弧度不大,但有節奏,像是被某種很輕的重量牽引著。
她迅速剪了個十秒短片,配上簡單的字:「無風的葉子,在跟誰打招呼?」丟上平臺,沒有加任何玄學的標簽,只想看大家怎麼玩梗。影片才上線十分鐘就開始冒留言,先是熟悉的貓友:「你家葉子也被貓撥了吧?」,接著有人附上自家yAn臺同款「無風擺葉」的短片,有人說是空氣對流,有人拿尺量擺幅,認真得像在做物理實驗。
半小時後,一個留言特別可Ai。那人上傳了一張小孩的畫:一個圓圓腦袋的小小人,臉上畫了三根睫毛,兩只手抓著葉片的邊緣,雙腳在空中踢著小小的波浪線。涂sE歪歪抖抖,卻有種莫名的天真。留言寫著:「我nV兒說,葉子底下住著小JiNg靈,她們在練習蕩秋千。」
筱茵看了笑出聲,把那張圖截下來存到小相簿,取名「葉下的小客人」。她想起很久之前做動物G0u通時遇過的故事:有人家的狗,在窗邊盯了同一個地方三天,最後主人把窗簾拉開,發現外面一枝木蘭開了第一朵花——有些生靈,對世界的「初見」很敏感,就像敏感T質的人,會先一步聽見房子在呼x1。
留言越滾越多,從「我家也是欸」到「是不是樹葉疲勞折損XD」,從「空氣Sh度變化引起葉柄收縮」到「你家住JiNg靈了要收房租」。筱茵挑著回了幾句,語氣一向不賣弄神秘,只把好玩之處保留下來。她喜歡這樣的互動:不否認奇幻,也不拚命證明;讓它以一種友善的姿態,在日常里打個照面。
夜更深了,留言區忽然多了幾個嚴肅的字眼:花JiNg、樹靈、禁忌。有人貼來一篇長文的連結,是個擁有數萬追蹤的帳號,語氣像告誡:
「三界之事,沒你想的單純。
別以為誦經、請神,就能左右眾生的去留。
一切都要付代價,包含你的起心動念、請人作法。
天地知,人神鬼皆知。
眾生能讓你手機沒訊號,鬼遮眼把你困在山里。
你以為你的通話與訊息,神會看不見?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