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愿意奮斗的人,可以憑借社會福利獲得溫飽;而愿意奮斗的人,在森嚴的社會等級中,只有絕對優(yōu)秀,才能拼出一塊屬于自己的蛋糕。
人可以自由成長,沒有父母的孩子,在福利院也是一樣的。
所以人們對于家庭的觀念越來越淡漠,家長對孩子寄予的一切希望,在孩子可以擁有的自由選擇面前,變得脆弱不堪一擊。
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,可子女只要不愿意,就能掙脫家長的束縛。
對于普通家庭來說,家長再也不是權(quán)威的代表詞,所以傳統(tǒng)的家庭分崩離析,新型的家庭親情淡薄。
可蘇奇和榮年不一樣。
蘇葉說,“他們心里還有家人的觀念,他們做的一切,都在下意識維護自己的家人。”
榮念慈明白蘇葉的意思,深思道:“你是說,榮年通知大伯讓他別赴宴,僅僅只是為了他的安全?”
“或許是猜到你要找榮華的麻煩,不想看親人們反目成仇吧,”蘇葉反問道,“難道你還有別的猜測嗎?”
榮念慈沒有很快給出答案,蘇葉的解讀給了她另一種解釋空間。
“我排除榮年的嫌疑,是因為老媽和我說過,榮年本來有和她爭奪家主的資格,在榮年七歲后,家主動過換繼承人的念頭。繼承人在老媽和榮年兩人之間搖擺不定,是榮年主動讓出來,說他不喜歡家主的位置,老媽才順理成章成為繼承人。”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